有人说自己运气太差,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,还有人抱怨说,为什么自己天天行善,命运却没什么改变?
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做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,你就明白原因所在了: 人的福报好比一个装着水但有漏洞的杯子。人一生下来,他的杯子大小和水的量是定好的,而且这时杯子漏水比较少。这时,只有这时,可以说这个人的命是“注定”的。
每个人的命运和福报不同,就是因为杯子的大小不同,水的多少不同。
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坏事,还活得很好。是因为他的杯子非常大,而且水又多,做坏事是在往外漏水,虽然漏了很多水,由于他水很多,还没有漏完,所以你看他还是活得很好。等他继续行恶,杯中的水漏完了,恶报就现前了。
有的人尽管做了很多善事,状态还是很差,是因为他的杯子比较小,水也很少。虽然做善事是往杯子里加水,但同时杯子还在漏水,所以杯中的水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量,福报还没有现前。只有不断坚持行善,并减少杯子的漏洞,等杯中水逐渐增多后,福报就现前了。
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, 这就是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;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”。所以,看一个人不能看表面,不能看一时,也不能看一世。佛法所说的三世因果,要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,就是这个道理。
从上面的比喻大家应该能够理解了: 杯子指人的心量:心量越大,杯子越大。 水指人的德行(最初的水是由前世或者祖辈累计下来的):行善积德就是往杯中加水。
漏洞指人的缺点:缺点越多,做坏事越多,漏洞就越大,流出去的水越多。
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,就看你是加的水多还是漏的水多了。
说“人命天注定”是不正确的,至少是不准确的。人的命运和运气随时都在随着你的行为和言语在变化,所以修行要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,善护其念。
很多人都不屈服于命运,努力积极地改命,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。但是往往都有一个误区,就是只注重往水杯中加水,不注重把杯子变大和减少漏洞,这样加的水还没有漏的多,怎么可能增加福报呢?
所以,要想快速改变命运,就要运用以下这个公式:
扩大心量 + 多行善事 + 改正缺点 = 快速改命。
扩大心量就是加大杯子,量大才能福大。小肚鸡肠的人,永远是没有福报的人,因为他的杯子小,装的水少。正所谓“厚德载物”,心量大才能厚德,厚德才能载物,这里的“物”就是你的健康、你的财富、你的福报、你的运势,乃至修行的资粮等等。
看别人不顺眼,或者遇到一个不如意的事,或者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生气,也是心量小的表现。如果没有够大的心量,就算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,也会把你压死。比如有的人不改变自己的德行,天天去买彩票,期望能中千万大奖。一旦中了大奖,却导致家庭分裂、亲友反目,乃至杀身之祸,这就是德不配福。
赠给大家一些扩大心量的方法: 1. 吃亏:“吃亏是福”。吃亏就是赚了看不到的大便宜,经常吃亏,就能扩大心量。如果吃亏后抱怨的那不算,白吃亏了。
2. 布施:布施对治吝啬、贪心。悭贪的人心量不会大,多做布施,多帮助人才能扩大心量。布施是六波罗蜜之一,一定要力所能及多做布施。
3. 转念: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,心里就会生出烦恼,这时就要学会转念。比如你的钱包丢了,马上转念:这肯定是我什么时候偷拿别人东西或者占别人便宜了,现在报应来了,由于我信佛了,就重罪轻受,否则说不定会丢更多的东西。比如别人骂你,马上转念:他骂我是帮我消业,我要感恩他,愿他骂过后能解除我们之间的恩怨,发菩提心,求生净土。每转一次念,心量就随之扩大一点。
4.突破:有时候你特别讨厌某件事,根本无法接受,就要学会突破自己,狠下心来去做一次,在做后你就觉得,这个困难根本就是自己想象出来的。比如刷马桶,有些人看一眼就恶心,更不用说去刷,甚至直接用手去掏了。这时就要突破心量,狠下心来,就是用手摸到又能怎么样?能死吗?做过之后你会发现,其实这个并不算脏,真正脏的是自己的分别心。如果这个突破过来了,再去观察其它的事情就不一样了,因为你的心量扩大了。
5. 拜佛:拜佛能除我慢之心。收起你刚强难化的心,低下你傲慢倔犟的头颅,慢慢地弯下你的腰,用心感受佛陀的慈悲,用心接纳佛陀的加持,你的心会变的越来越柔软,越来越慈悲,你慢慢就能体会什么是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,你的心量就会与佛菩萨一样无量无边。
6. 学习经典:每天用心读诵经典,接受佛陀的教育,让正法融入自己的心田,真正体悟什么是“缘起性空”,什么是“无我”,并在生活中践行。
7.孝敬父母:父母是你生命的给予者,没有他们就没有你。不孝敬父母的人,做什么都不会成就。家庭如同一颗大树,父母祖辈就是树根,浇水浇在正确的地方——树根,这颗树才能枝繁叶茂。
8.转发善文:在网络时代,你转载一篇善文就可能利益很多人,播下善报的“种子”,那么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,就会有善缘出现的“果实”。
总之,因果不虚。利益众生就是善,利益自己就是恶。“命由我造,福自己求”,和别人没关系,也和老天没关系。有福没福,好命坏命,一切都是你的业力感召来的。所以不要抱怨,不要自弃,要忍得住,看得开,放得下,多行善事多积福德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,行起来!
|